果园土壤酸性过大或过于干旱以及土壤中钾、镁、氮等含量过高等,都容易诱发缺钙。不同果树(桃苗、蜂糖李树苗等等)缺钙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,苹果轻度缺钙时,地上部无明显症状,但根系受到伤害,新根过早停止生长,根系短而略粗。严重缺钙时,新生幼根从根尖向后逐渐枯死,在枯死处的后部又长出许多新根,形成粗短而多分枝的根群(俗称“扫帚根”);这种强烈的分枝现象是苹果缺钙的显著标志。
幼树缺钙时,在树高30厘米左右时即形成顶芽,一般没有其他异常现象,但叶片较少。成龄树缺钙,新梢长到6~30厘米以上时,即形成顶芽而停止生长,叶片较小,嫩叶上产生黄绿色至褐色坏死斑点,叶缘及叶尖有时向下弯曲,并逐步向下部枝条蔓延。缺钙果树易受冻,果实在近成熟期和运输贮藏期易发生红玉斑点病、苦痘病和水心病。防治措施如下:
加强栽培管理生长期遇旱及时浇水,雨季注意排水;增施有机肥料,适期适量施用氮肥,促进植株对钙的吸收。
施用石灰结合秋施基肥,每亩施石灰35~45公斤。
叶面喷钙从落花后7天和采果前30~40天开始,用800倍氨钙宝或300倍氨基酸钙溶液每隔15天喷一次,连喷2~3次。也可在生长季节用0.5%氯化钙或硝酸钙溶液叶面喷施,喷洒的******是果实萼洼部分;对易发病的品种,一般喷3~4次,***后一次在采收前3周为宜。
浸果苹果采收后、贮藏前,用氨钙宝400~600倍液或0.75%~1%硝酸钙(或氯化钙)溶液浸果,可预防贮藏期病害扩展。